- · 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2020年学术交流会召开 打造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平台[12/23]
- · 《中国矿产地质志·中国矿产地分省图集(2020)》正式出版[12/22]
-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部绿色发展研究院成立[12/21]
- · 国新办举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新闻发布会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12/18]
- · 自然资源部与国际地科联签署谅解备忘录[12/18]
- ·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周学东一行到我局调研[12/17]
- ·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17]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召开巡视“回头看”动员部署会[12/17]
下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早志留世鲁丹期岩相古地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作者:方朝刚 黄正清 滕龙 徐菲菲 周道容 殷启春 邵威 石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晚奥陶世凯迪期; 早志留世鲁丹期; 岩相古地理; 油气勘查工程; 下扬子地区;
摘要:下扬子地区奥陶—志留纪之交岩相分异明显,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岩石地层单位,其沉积岩的颜色、岩性、厚度、赋存化石组合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笔者通过对研究区内野外露头及钻井剖面的考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岩石学、古生物学、生态学及室内分析方法将其划分为滨岸相、孤立台地相、浅海陆棚相、陆棚坡折相、欠补偿盆地相和盆地浊积岩相6种沉积相类型。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晚奥陶世凯迪晚期,受加里东构造运动影响,华南板内碰撞挤压作用显著,"江南古陆"不断抬升和扩张,直接导致了旧的"台-坡-盆"格局的消失和新的古地理格局的形成,之前发育的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水体变深的古地理格局彻底转变为北西、南西、南东三面被古陆包围,向东北方向水体加深的古地理格局。晚奥陶世赫南特期,由于南极冰盖凝聚导致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和气候变冷,扬子地台海域变浅,致使海底盆地上升到最低含氧深度面之上处于充氧水层中,富氧环境代替了缺氧环境,岩相由五峰组黑色页岩转变为更浅水的观音桥层泥灰岩或新开岭层泥岩;江南沉积区长坞组—于潜组的复理石沉积组合转变为更浅水的的文昌组—堰口组近磨拉石沉积组合。早志留世鲁丹期,随着全球海平面重新上升,隆起面积继续扩大,构造围限作用加剧,黑色页岩重新出现。尤其是安徽南部的安庆—铜陵—巢湖一线,江苏中部的南京—句容一线五峰组—高家边组底部的黑色硅质页岩和炭质页岩,笔石带与中上扬子的五峰—龙马溪组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厚度均在40~60 m,TOC含量1.2%~4%,具很好的生烃潜力,应视为下一步烃源岩及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研究区域。